中国企业头条

社论丨以招商大会为契机,开创乡村振兴新局

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活力,推动中山乡村发展、产业兴旺,9月20日上午,中山市召开乡村振兴招商大会。大会发布乡村振兴招商项目100多个,36个项目投资项目代表上台签约,签约金额合计超128亿元。会上还成立中山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招商专班、上线中山市乡村振兴招商云平台。

乡村振兴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,而市场资本的介入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,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项目落户,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作为农业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强市,中山将招商大会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,可谓找准了产业转型的突破口。

横向对比,中山农村各方面的表现在国内堪称优越:伴随着专业镇经济兴起,城乡差距被拉至极低位置。农业在GDP中的占比虽然不到3%,其总量却不容小觑(2022年中山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.74亿元,以其全省倒数第二的区域面积论,这一数据可谓惊艳)。纵向观察,中山的农业特色鲜明,曾荣获“中国花木之乡”“中国生鱼之乡”“广东省特色水果之乡”等称号,但相关产业融合度始终不够顺滑,传统模式成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羁绊。

站在更高视域来看,中山农业农村的情况并非孤例,其代表了珠三角地区普遍的彷徨情绪与危机意识。本次乡村振兴招商大会的召开,与其说是当地为激活乡村产业的一次突围,毋宁说是对类似地区的乡村发展破题探路。既然具有探索性质,在接下来的实践中,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与挑战。中山市唯有拿出勇气和定力,方能在农业领域掀起一场“质”的变革。

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在稳定中激活乡村经济。

乡村经济要实现价值最大化,必须对接现代市场。以抓农业生产的方式来抓乡村产业,可能会扭曲产业发展规律,导致乡村产业项目无序建设。过去人们对资本下乡的种种非议,大多源于那些不负责任的“大干快上”。

本次乡村振兴招商,同样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边界。在这方面,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的做法值得借鉴。他们不仅打造“云招商平台”,还对几百家企业进行走访,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对接服务。在此过程中,政府部门扮演的是“服务员”角色。鉴于市场资本的逐利性难以控制,产业发展可能走向另一极端,其结果就是“富了老板、穷了老乡”。此时,政府部门则要当好“监督员”,在农业基建和分配环节给予必要干预,确保投资项目具有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。

二是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。

过去几十年来,中山市依靠二三产业走出了“高速发展之路”,但传统发展模式下越是成功,积累的问题、形成的惯性往往也越突出。比如,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到位,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不充分;“一镇一品”的产业集群模式专业化程度虽高,但彼此缺乏内在联系,处于低水平的产业集聚形态。

要想走出一条“高质量发展之路”,中山首先得克服产业融合度不高的问题。毕竟,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完整性特征,封闭的产业系统往往难以持续。乡村要振兴的产业,不该局限于单纯的种植养殖领域,而是所有适宜在农村落地的新型产业。此次招商大会上,中山共推出103个乡村振兴招商项目,整备农业用地近7万亩、建设用地近2000亩,这就为当地农村资源进一步集聚提供坚实基础。无论是“以工业化手段发展农业”,还是尝试文旅、康养的深度融合,都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。在此过程中,需要各部门相互协作,共同推动传统农业走出封闭状态,以更好地融入城乡经济大循环。

三是处理好企业与农民的关系,让农民群众从中获益。

招商引资的目的,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。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,离不开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。如果农户参与程度很低,再“高大上”的项目也与他们无关,这就偏离了发展乡村产业的初衷。因此,在引进资本的过程中,要平衡好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,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,让农民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局内人”,从而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的合作格局。

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,“敢为天下先”的精神气质早已印在每个人的基因里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山勇立潮头、先行先试,充分尊重经济规律,借助“企业家才能”促进市场发育,成功跻身广东“四小虎”之列。如今,作为广东首个举办乡村振兴招商大会的地级市,中山又率先吹响全面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、大力实施强镇兴村行动的战略号角。期待本次招商活动能进一步激活其乡村资源要素,继续书写改革开放以来的传奇,并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经验。



相关推荐

评论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